vue3.0的学习
一.创建vue3.0工程
1.使用vue-cli创建
1 | ## 查看@vue/cli版本,确保@vue/cli版本在4.5.0以上 |
2.使用 vite 创建
官方文档:https://v3.cn.vuejs.org/guide/installation.html#vite
vite官网:https://vitejs.cn
- 什么是vite?—— 新一代前端构建工具。
- 优势如下:
- 开发环境中,无需打包操作,可快速的冷启动。
- 轻量快速的热重载(HMR)。
- 真正的按需编译,不再等待整个应用编译完成。
- 创建
1 | ## 创建工程 |
- 传统构建 与 vite构建对比图
一(extra).分析vue2.x和vue3.x结构
主要区别
1.引入的不在是vue2.x时候的vue构造函数了,而是引入的是一个名字叫
createApp
的工厂函数,并且比原来的构造函数更轻(我理解的是大小更小,加载更快)2.在vue3.x结构当中,
template
部分的内容可以不被一个统一的容器所包裹了
vue2.x的 main.js 初始时的代码
1 | import Vue from "vue"; |
vue3.x的 main.js 初始化时的代码
1 | import {createApp} from "vue"; |
二.常用的Composition API(组合API)
1.setup
setup
是vue3.0新增加的一个配置项,为一个函数,里面可以写函数代码,注意区分下methods当中的写法
methods
当中书写一个函数的写法- 这里是通过简写的形式书写的,实际上的完整的写法应该是
sayWelcom: ()=>{ ... }
- 这里是通过简写的形式书写的,实际上的完整的写法应该是
1 | methods:{ |
setup
当中书写一个函数的写法- 可以看到,是直接书写一个函数
1 | setup() { |
组件所用到的数据,方法,都可以写在setup当中,当然,你也可以写在vue2当中的data,methods等当中
1 | data(){ |
setup的返回值
- 若返回一个对象,则对象中的属性、方法等 在模板中均可以直接使用。(重点关注!)
1 | export default { |
- 若返回一个渲染函数:则可以自定义渲染内容。(了解)
注意点
vue2.x的配置,比如
data
,methods
,computed
可以访问到setup
中的属性,方法,但是,setup不能访问到vue2.x的data
,methods
,computed
等,因为setup当中的this为undefined- 因为我们通过
data
,methods
,computed
访问都是this.xxx
来进行范围数据或者方法的,但是在vue3当中,setup
里是没有this的,所以就不能访问了
- 因为我们通过
setup不能是一个async函数,因为返回值不再是return的对象, 而是promise, 模板看不到return对象中的属性。(后期也可以返回一个Promise实例,但需要Suspense的配合)
2.ref函数-处理基本数据类型
首先肯定是引入
1
import {ref} from "vue";
ref函数作用:
- 创建一个包含响应式数据的引用对象
- js当中操作数据:
xxx.value
- 模板当中读取,不需要添加
.value
,直接<div>{{xxx}}</div>
ref函数语法:
const xxx = ref(initValue)
查看
ref
函数创建完成后的数据对象1
2
3
4
5
6
7
8
9
10
11import {ref} from "vue";
export default {
setup() {
//ref作用:定义一个响应式函数,返回响应数据
let name = ref("李白");
console.log(name);
return {
name,
};
},
};输出的内容
对ref传入的基本数据类型进行响应式修改
- 别漏掉了一层value!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import {ref} from "vue";
export default {
setup() {
//ref作用:定义一个响应式函数
let name = ref("李白");
//响应式修改
name.value = "李黑";
return {
name,
};
},
};
ref函数创建的对象,全称为 Reference implement 引用实行对象 ,这里简称为引用对象
3.ref函数-处理对象数据类型
首先肯定也是引入
1
import {ref} from "vue"
ref函数参数传入一个对象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import {ref} from "vue";
export default {
setup() {
//ref作用:定义一个响应式函数
let job = ref({
salary:"30K",
type:"前端工程师"
})
console.log(job);
return {
job,
};
},
};输出查看变量
job
对ref传入的对象进行响应式修改
- 注意不要少了一层
value
,使得指向真正保存数据的结构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import {ref} from "vue";
export default {
setup() {
//ref作用:定义一个响应式函数
let job = ref({
salary:"30K",
type:"前端工程师"
})
//改变ref当中的对象-响应式修改
job.value.salary = "100k";
job.value.type = "高级前端工程师";
return {
job,
};
},
};- 注意不要少了一层
4.ref函数总结
- ref当中,可以接收的数据类型可以是:基本数据类型,也可以是对象类型
- 基本数据类型的数据vue实现响应式的原理:依靠
Object.defineProperty()
的 get 和 set完成 - 对象/引用数据类型的数据vue实现响应式的原理: 求助了Vue3.0中的一个新函数——
reactive
函数。
5.reactive函数
首先是引入
1
import {reactive} from "vue"
reactive作用:
- 定义一个对象数据类型的响应式数据,基本类型不要使用(基本类型的使用请使用ref函数)
- 如果对基本数据类型使用了,会提示value cannot be made reactive: 我是基本数据类型,
let test = reactive("我是基本数据类型");
使用这代码就会提示这个
- 如果对基本数据类型使用了,会提示value cannot be made reactive: 我是基本数据类型,
reactive语法:
const 代理对象 = reactive(源对象)
源对象接收一个对象或者数组
注意点:
通过
reactive
函数处理的源对象,不管是何种方式的添加,删除,数据都是响应式的(这一点和vue2不同)- reactive定义的数组或者对象,不能直接对整体进行赋值修改,否则定义的数据将失去响应性!!!!!
- 因为通过
reactive
所创建的响应书数据返回的是Proxy
对象,如果(保存这个地址的变量)对其整体赋值,那么就不是一个Proxy
对象了,而是一个普通的对象了,所以就会失去响应式
- 因为通过
- reactive定义的数组或者对象,不能直接对整体进行赋值修改,否则定义的数据将失去响应性!!!!!
比方说vue2.x给对象添加一个数据要是响应式,必须要通过
this.$set
或者Vue.set
来实现),vue3.0却不用比方说vue2.x对数组进行修改,添加,只能使用vue重写的那几个方法,但是vue3.x当中,通过
reactive
操作的,可以通过下标来操作数组,vue3.0操作过后数组依旧是响应式数据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是“深层次的”,不管有多少层,都是默认全部处理为响应式
内部基于 ES6 的
Proxy
实现,通过代理对象操作源对象内部数据进行操作。
示例:
1 | import { reactive, ref } from "vue"; |
失去响应式示例
reactive定义的数组或者对象,不能直接对整体进行赋值修改,否则定义的数据将失去响应性!!!!!
- 因为通过
reactive
所创建的响应书数据返回的是Proxy
对象,如果(保存这个地址的变量)对其整体赋值,那么就不是一个Proxy
对象了,而是一个普通的对象了,所以就会失去响应式
- 因为通过
如下示例,当经过一秒后,页面显示的内容并没有被改变!
1 | <template> |
6.reactive对比ref
- 从定义数据角度对比:
- ref用来定义:基本类型数据。
- reactive用来定义:对象(或数组)类型数据。
- 备注:ref也可以用来定义对象(或数组)类型数据, 它内部会自动通过
reactive
转为代理对象。
- 从原理角度对比:
- ref通过
Object.defineProperty()
的get
与set
来实现响应式(数据劫持)。 - reactive通过使用Proxy来实现响应式(数据劫持), 并通过Reflect操作源对象内部的数据。
- ref通过
- 从使用角度对比:
- ref定义的数据:操作数据需要
.value
,读取数据时模板中直接读取不需要.value
。 - reactive定义的数据:操作数据与读取数据:均不需要
.value
。
- ref定义的数据:操作数据需要
7.vue2响应式原理-演示简版
实现原理:
对象类型:通过
Object.defineProperty()
对属性的读取、修改进行拦截(数据劫持)。1
2
3
4Object.defineProperty(data, 'count', {
get () {},
set () {}
})数组类型:通过重写更新数组的一系列方法来实现拦截。(对数组的变更方法进行了包裹)。
1
2
3
4
5
6
7push()
pop()
shift()
unshift()
splice()
sort()
reverse()vue2.x当中直接添加,非响应式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export default {
data() {
return {
Person: {
name: "李白",
age: 1000,
hobby: ["吃饭", "睡觉", "打豆豆"],
},
};
},
methods: {
addSex() {
// 直接添加,添加后的数据非响应式
this.Person.sex = "男";
console.log(this.Person);
},
},
};通过
this.$set(添加的对象,新增加的属性名称/要修改的索引下标,新添加值/新值)
,为响应式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name: "App",
components: {},
data() {
return {
Person: {
name: "李白",
age: 1000,
hobby: ["吃饭", "睡觉", "打豆豆"],
},
};
},
methods: {
addSex() {
// 直接添加,添加后的数据非响应式
// this.Person.sex = "男";
// console.log(this.Person);
//通过this.$set添加 响应式
this.$set(this.Person, "sex", "男");
},
changeHobby(){
//通过this.$set添加/修改 响应式
this.$set(this.Person.hobby,2,"打游戏");
this.$set(this.Person.hobby,3,"吃饭饭");
}
},
};
</script>
vue2对响应式数据存在的问题
- 新增属性,删除属性,界面不会更新(vue3.x已经解决)
- 直接通过下标修改数组,界面不会自动更新(vue3.x已经解决)
- 以上vue2.x的解决都是通过重写方法或者this.$set\vue.set
8.vue3响应式原理和vue2响应式原理-分析简版
vue2响应式代码示例演示
1 | <script> |
vue3响应式原理代码示例演示
vue3响应式原理主要是通过调用window上面的方法 - Proxy
- Proxy语法格式
- new Proxy(要监视的数据,配置项目)
- 配置项目当中,异步传入一个对象,里面可以配置
get(targetObj,propName){ ... }
set(targetObj,propName){ ... }
deleteProxy(targetObj,propName){ ... }
- 参数targetObj为被修改的对象
- 参数propName为被修改的属性名称
- 最基本的实现-无检测,但是可以实现基本的p2删除,修改,添加,删除反馈到Person2,但是无法捕捉到变化
1 | //vue3响应式原理 - 调用window上面的方法Proxy |
- 响应式的实现-添加检测操作,这样子捕捉到对谁修改了,可以进行一些操作(也就是我们经常需要的数据变了,视图也变化的操作)
注意这里除了set get 还有一个新的 deleteProperty
1 | //vue3响应式原理 - 调用window上面的方法Proxy |
- vue3官方真正实现是通过proxy(代理) Reflect(反射) 来实现的
1 | //vue3响应式原理 - 调用window上面的方法Proxy |
- 有人读取的时候调用 get
- 有人修改/添加的时候调用set
- 有人删除的时候调用deleteProperty
9.setup注意的二个点
注意点1-setup优于所有的生命周期先执行
- 在
beforeCreate
之前,setup
就会被执行,但是此时的setup当中的this是undefined(所以这就是为什么vue3.x的setup
当中不可以使用vue2.x配置对象当中data
,computed
,methods
等,因为执行setup函数的时候,data,computed,methods等都还没有被执行,怎么可以获取到里面的数据)
注意点2-setup的参数
- 参数1—props:值为对象—-包含,组件外部传递过来的属性,并且组件内部使用props配置对象进行接收了的值,就会出现在setup的props参数当中
1 | //父组件 |
1 | //子组件 |
参数2—context:上下文对象
attrts: 值为对象,包含着从外部组件传递过来的属性,但是组件内部并没有在使用
props
配置对象接收的属性(attrs
作用相当于捡下配置对象props
的漏网之鱼)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//父组件
<Demo weight="100kg" height="180"></Demo>
//子组件
import { reactive } from "vue";
export default {
//声明接收了父组件传递过来的值
props:['weight'],
setup(props, context) {
//输出Proxy {height: '180', __vInternal: 1}
console.log(context.attrs);
let data = reactive({
Person: {
name: "李白",
sex: "男",
},
});
return {
data,
};
},
};slots: 收到的插槽内容 相当于
this.$slots
emit: 分发自定义事件的函数(存储着组件接收到的自定义事件),类似于
this.$emit
,使用方法和this.$emit
一样当然了,vue3多出来的一个配置项目叫emits ,负责接收传递过来的自定义事件,和
props
配置对象一样.(老师演示的时候必须要加这个emits
配置对象去接收自定义事件,不然会有警告提示,我使用的时候是不用加也可以的)context.emit
的使用父组件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<template>
<Demo @sayHello="hello" weight="100kg" height="180"></Demo>
</template>
<script>
import Demo from "@/components/Demo";
export default {
name: "App",
components: { Demo },
setup() {
function hello(value) {
alert("我会说" + value);
}
return {
hello,
};
},
};
</script>子组件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<template>
<div>
<h1>我是Demo</h1>
{{ data.Person.name }}
{{ data.Person.age }}
<slot name="one"></slot>
<button @click="chufa">按钮触发自定义事件</button>
</div>
</template>
<script>
import { reactive } from "vue";
export default {
name: "",
props:['weight'],
emits:["sayHello"],//可加可不加
setup(props, context) {
let data = reactive({
Person: {
name: "李白",
sex: "男",
},
});
function chufa(){
context.emit("sayHello","叫我将军大人");
}
return {
data,
chufa
};
},
};
</script>
<style>
</style>
为什么自定义事件需要通过emit来去使用呢?
- 之前已经说过了,
setup
当中是没有this
的,所以我们不可以像vue2时候通过this.$emit
来触发自定义事件,我们就必须要通过setup
当中的第二个参数context
来去代替this
10.vue3的computed
回顾vue2时候的computed
1 | <template> |
vue3时候的computed计算属性
可以传入一个回调函数,返回值作为计算后的值,也可以传入一个配置对象,设置getter 和 setter
首先引入包
1
import {computed} from "vue";
添加只读,不可修改 - 简写方式
1 | import { computed, reactive } from "vue"; |
可读可修改,和computed一个,添加配置对象,设置
get
和set
即可实现可读可修改 -完整写法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import { computed, reactive } from "vue";
export default {
setup() {
let person = reactive({
name:"李",
last_name:"白",
});
//可读可修改
person.fullName = computed({
get(){
return person.name + "-" + person.last_name;
},
set(newValue){
//解构赋值
[person.name,person.last_name] = newValue.split("-");
}
})
return {
person
}
},
};
11.vue3的watch
首先导入包
1
import {watch} from "vue";
语法格式:
- watch(监视的数据,回调函数)
- 回调函数有二个参数,一个为newValue,一个为oldValue
- watch(监视的数据,回调函数)
两个小“坑”:
- 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时:oldValue无法正确获取、强制开启了深度监视(deep配置失效)
- 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中某个属性时:deep配置有效
1 | //情况一:监视ref定义的响应式数据 |
针对监视是否有value的值的分析 ref对象讨论(reactive对象不需要讨论)
结论:要监视数据的变化,必须要是真正保存数据的结构才可以监视成功
所以ref创建的对象/引用数据类型需要添加一层
value
才可以监视到变化,或者添加一下深度监视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let person = ref({
name: "李白",
age: 18,
jobList: {
j1: {
salary: 13,
},
},
});
watch(person.value,(newValue,oldValue)=>{
console.log("person被改变了");
})
// 或者
watch(person,(newValue,oldValue)=>{
console.log("person被改变了");
},{deep:true})
对于ref所创建的基本数据类型,第一个参数直接写入就可以 比如
let number = ref(0);
因为真正监视的是ref所创建的
refImpl对象
,监视里面的RefImpl对象
当中value
的值的变化如图 当我们修改值的时候,实际上修改的是
value
的值,所以监视的时候发现value
变化了,就有反应
对于ref当中的引用数据类型,需要添加value获取真正保存数据的结构proxy 或者添加一下深度监视
因为对于引用数据类型,ref是交给
proxy
来创建的,所以书写代码的时候,第一个参数要么为
person.value
或者第三个参数配置对象添加deep:true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let person = ref({
name: "李白",
age: 18,
jobList: {
j1: {
salary: 13,
},
},
});
watch(person.value,(newValue,oldValue)=>{
console.log("person被改变了");
})
// 或者
watch(person,(newValue,oldValue)=>{
console.log("person被改变了");
},{deep:true})
12.vue3的watchEffect
首先是导入
1
import {watchEffect} from "vue";
watchEffect和watch的区别
- watchEffect: 不用指明监视哪个属性,监视的回调中用到哪个属性,那就监视用到的属性
watchEffect有点像computed:
- 但computed注重的计算出来的值(回调函数的返回值),所以必须要写返回值。
- 而watchEffect更注重的是过程(回调函数的函数体),所以不用写返回值。
示例
通过watchEffect
来监视用到的值
1 | <template> |
13.vue3的生命周期钩子
vue2的生命周期 @vue2生命周期介绍官网
vue3的生命周期 @vue3生命周期介绍官网
setup
永远在所有的生命周期之前Vue3.0中可以继续使用Vue2.x中的生命周期钩子,但有有两个被更名:
beforeDestroy
=>变为了beforeUnmount
destroyed
=>变为了unmounted
代码– 配置对象当中的生命周期钩子
1 | <script> |
- 代码 — vue3的组合函数的生命周期
1 | <script> |
组合函数形式的生命周期钩子和vue2.x配置对象生命周期钩子的对应关系
beforeCreate
===>setup()
created
=======>setup()
beforeMount
===>onBeforeMount
mounted
=======>onMounted
beforeUpdate
===>onBeforeUpdate
updated
=======>onUpdated
beforeUnmount
==>onBeforeUnmount
unmounted
=====>onUnmounted
其他都是加了一个
on
就没有了,还有就是,如果配置对象生命周期函数和组合函数生命周期一起写了,永远是组合函数的先执行
14.自定义hooks
什么是hook?—— 本质是一个函数,把setup函数中使用的Composition API进行了封装。
类似于vue2.x中的mixin。
自定义hook的优势: 复用代码, 让setup中的逻辑更清楚易懂。
比如说有一个需求,单击鼠标可以获取鼠标的位置的函数功能,我们用hook看看
hooks/usePoint.js
1 | import { reactive, onMounted, onUnmounted } from "vue"; |
App.vue
1 | <template> |
componets/Demo.vue
1 | <template> |
components/Test.vue
1 | <template> |
15.toRef和toRefs
toRef
语法格式
- toRef :(要分割的对象,分割的属性)
- 比如
toRef(person,'name');
意思为分割响应式数据person
当中的name
- 比如
用途点
- 不想在
template
模板当中,写这么多重复的,比如下方代码,太多person
这个单词了,我们不想这样子,就可以在setup
return的时候做些处理
1 | <template> |
- 切记,普通的这样子处理是不可以实现响应式的,
1 | <script> |
- 这样子才可以实现响应式分割
1 | <template> |
toRefs
语法格式
toRefs(要拆分的响应式数据)
,返回分割后的响应式数据对象
示例
1 | <script> |
三.其他composition API
这二者什么时候使用?
如果有一个对象数据,结构比较深, 但变化时只是外层属性变化 ===>
shallowReactive
如果有一个对象数据,后续功能不会修改该对象中的属性,而是生新的对象来替换 ===>
shallowRef
1.shallowRef和shallowReactive
shallowRef
只处理基本数据类型的响应式,不对对象的响应式进行处理(在普通的
ref
当中,如果遇到的是对象,那么会将对象交给reactive
进行处理,但是使用了shallowRef
后就不会)使用依旧需要导入包
1
import {shallowRef} from "vue";
怎么使用和ref一样的用法
如图,shallRef传入一个对象后输出,会发现原来怎么样,就是怎么样的
- 而原来的ref函数如果遇到对象会交给reactive进行处理
shallowReactive
只使得对象第一层为响应式数据,更深层次不会变为响应式数据
使用,依旧先导入
1
import {shallowReactive} from "vue";
然后使用方法和
reactive
是一样的
示例代码
person为shallowReactive创建的
,button想操作里面的salary,结果是不行的
1 | <template> |
- 不管是ref reactive shallowReactive shallowRef 返回的都是响应式数据,只不过深层次的是否是响应式就看使用哪一个方法了
- 所以你会发现,直接替换person,x这二个数据,也会引发视图变化
2.readonly和shallowReadonly
- readonly: 让一个响应式数据变为只读的(深只读),通俗点就是全部都是只读数据
- shallowReadonly:让一个响应式数据变为只读的(浅只读),通俗点就是只有第一层数据为只读的
- 应用场景: 不希望数据被修改时。
- 都是传递给一个响应数据,将这个响应式数据变为只读的,注意,非响应式数据是数据被修改了,视图没有发生变化,这个时候数据还是可以被修改的
readonly
先导入
1
import {readonly} from "vue";
传入一个响应式数据,返回一个全部为只读的数据
shallowReadonly
先导入
1
import {shallowReadonly} from "vue";
传入一个响应式数据,返回一个第一层为只读的数据
二者的示例代码
1 | <template> |
代码效果:除了改变工资
外,其他的都不可以修改
3.toRaw和markRaw
toRaw
- 作用:将一个由
reactive
生成的响应式对象转为普通对象。 - 使用场景:用于读取响应式对象对应的普通对象,对这个普通对象的所有操作,不会引起页面更新。
语法:
var 转换成的普通对象 = toRaw(响应式对象)
引入
1
import {toRaw} from "vue";
markRaw
作用:标记一个对象,使其永远不会再成为响应式对象。
要知道,在vue3的时候,对一个响应式数据添加新值,那么这个新值也会变为响应式数据的,并且是可以通过数组索引来操作响应式数据的(但是在vue2是不可以的)
应用场景:
- 有些值不应被设置为响应式的,例如复杂的第三方类库等。
- 当渲染具有不可变数据源的大列表时,跳过响应式转换可以提高性能。
引入
1
import {markRaw} from "vue";
二者的示例代码
1 | <template> |
4.customRef
功能:自定义ref,并对其依赖项跟踪和更新触发(可以显示控制)
要自定义ref,需要记住下面二个
- 需要返回
customRef
函数创建的东东 customRef
函数自动传入的回调函数参数分别为tracker
(追踪器),trigger
(触发器),并且这个函数需要返回一个配置对象(配置对象包含set
和get
)
- 需要返回
引入
1
import {customRef} from "vue";
案例: 实现防抖,输入内容0.5秒后才更新
1 | <template> |
5.provide和inject
作用:实现祖与后代组件间通信
套路:父组件有一个
provide
选项来提供数据,后代组件有一个inject
选项来开始使用这些数据
引入
1
import {provide,inject} from "vue";
语法格式
- provide(‘提供的名称’,数据)
- let 接收到的数据 = inject(‘provide提供的名称’)
具体写法
祖组件当中
1
2
3
4
5
6
7
8import {provide} from "vue";
setup(){
......
//发送数据
let car = reactive({name:'奔驰',price:'40万'})
provide('car',car)
......
}后代组件当中
1
2
3
4
5
6
7
8import {inject} from "vue";
setup(props,context){
......
//接收数据
const car = inject('car')
return {car}
......
}
6.响应式数据判断-isRef,isReactive,isProxy,isReadonly
- isRef:检查一个值是否是
ref对象
- isReactive:检查一个对象是否由
reactive
所创建的响应式代理 - isProxy: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由
readonly
或者reactive
函数所创建的响应式/只读数据代理- readonly函数对reactive响应式数据设置为只读是不会将其转换为对象的,而是依旧是proxy
- isReadonly: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由
readonly
函数所创建的只读代理
示例代码
- 此示例也证明了
ref
创建引用数据类型的响应式数据的时候,是交给reactive
来进行创建的
1 | import {reactive,isRef,isReactive,isReadonly,isProxy} from "vue"; |
四.新的组件
1.Fragment
- 在vue2的时候,我们知道,组件必须要有一个根标签
- 在vue2中,组件可以没有根标签,vue会将多个标签包含在一个
fragment
虚拟元素中 - 好处:减少标签层级,减少内存占用
- 如图 在vue开发提示中,没有书写根标签就会有一个蓝色的fragment
2.Teleport
- 什么是
teleport组件
,teleport组件可以将我们的组件html结构移动到指定的dom位置的技术 - 语法:
<teleport to="移动的位置"></teleport>
- 移动的位置可以是html,body等,也可以是选择器
- 如图,就是将此弹窗移动到html标签下
1 | <template> |
图,在没有显示对话框前,通过teleport
进行了占位,移动到了html结构下
3.suspense/异步加载
前置了解
在普通方式的引入下
(import xxx组件 from "xxxx")
,通过这种方式,如果这个组件有一个组件没有加载完成,那么其他组件都不会显示如图 有多层的结构下,如果红色圈圈当中的组件没有加载完成,那么其他组件都不会显示的
如图,我是APP
和我是儿子
这二个同时被加载出来,不管哪一个组件实现加载完成,后一个组件必须要等待前一个组件加载完成才会显示
- 所以vue3.x就有了异步加载(其实vue2.x的时候vue-router就有异步加载了)
注意要点
- 异步加载的组件可以用suspense,也可以不用
- 如果组件中setup的返回值是一个Promise对象,该组件必须要用suspense
- 如果组件中setup出现了async,await,该组件必须要用suspense
单纯defineAsyncComponent函数使用(未使用suspense的异步加载)
- 如果只需要异步加载组件,而不需要其他的显示效果,就defineAsyncComponent即可实现
示例代码
这样子加载Son
组件的时候,就是异步的了,就不会因为Son
组件没有加载完成而导致整个网页都没有显示
Son组件代码
1 | <template> |
App组件代码
1 | <template> |
动图效果,可以看到,先我是APP
进行加载完成,然后Son
加载完成后显示,不是一起显示的
defineAsyncComponent函数和suspense组件组合使用(异步加载)
等待异步组件时渲染一些额外内容,让应用有更好的用户体验,suspense组件和异步引入defineAsyncComponent函数组合显示
目的:
- 为了让组件加载显示完成的时候不那么突兀,我们可以使用suspense组件
- 可以使用
async
和await
使用:
引入
1
2import {defineAsyncComponent} from "vue";
//当然,suspense是组件,不需要引入suspense
组件提供二个插槽,一个是组件加载完成后显示的,插槽名称为default,一个是加载时候的内容,插槽名称为fallback注意:
- 如果组件中setup的返回值是一个Promise对象,该组件必须要用suspense包裹
- 如果组件中setup出现了async,await,该组件必须要用suspense包裹
示例代码
Son组件
1 | <template> |
App组件
1 | <template> |
五.其他
我现在才知道,使用具名插槽还可以简写
- 跟 v-on(简写为@xxx=”xxxx”) 和 v-bind(简写为:xxxx=”xxxx”) 一样,v-slot 也有缩写。
v-slot:
替换为字符#
- 例如 v-slot:header 可以被重写为 #header
- 所以上面使用
suspense组件插槽
还可以这样子写
1
2
3
4
5
6
7
8<suspense>
<!-- 提供二个插槽,一个加载完成后显示的,插槽名称为default,一个加载中时候的内容,插槽名称为fallback -->
<template #default>
<Son></Son>
</template>
<template #fallback> 加载中..... </template>
</suspense>
data选项应始终被声明为一个函数。
过度类名的更改:
Vue2.x写法
1
2
3
4
5
6
7
8.v-enter,
.v-leave-to {
opacity: 0;
}
.v-leave,
.v-enter-to {
opacity: 1;
}Vue3.x写法
1
2
3
4
5
6
7
8
9.v-enter-from,
.v-leave-to {
opacity: 0;
}
.v-leave-from,
.v-enter-to {
opacity: 1;
}
移除keyCode作为 v-on 的修饰符,同时也不再支持
config.keyCodes
移除
v-on.native
修饰符父组件中绑定事件
1
2
3
4<my-component
v-on:close="handleComponentEvent"
v-on:click="handleNativeClickEvent"
/>子组件中声明自定义事件(
emit
配置对象接收到的就是自定义事件,否者就是原生事件),所以你即使在组件当中使用了.native
修饰符,没有用emit
接收的话,也是一个原生事件1
2
3
4
5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emits: ['close']
}
</script>
移除过滤器(filter)
过滤器虽然这看起来很方便,但它需要一个自定义语法,打破大括号内表达式是 “只是 JavaScript” 的假设,这不仅有学习成本,而且有实现成本!建议用方法调用或计算属性去替换过滤器。
……